互联网资讯
互联网资讯

产品中的性与命丨乔布斯错没错

时间:2015-08-03   点击量:352   关键词:产品  其实  布斯  乔布斯  东西  所以  这种  PC  关键  可能  如果  



产品中的性与命丨乔布斯错没错


现代人看到性这个字可能会首先想到约,但实际上古代人曾经赋予过这个字非常丰富的含义,笼统来讲人之初性本善里的性大致相当于一种先天特质,这种特质不动不移,虽然每个人人生变数很多,但受制于“性”,人生的变数就总呈现出大致的脉络,这种大致的脉络往玄了说就是命数。命数不确定未来,但确定未来的幅度。对个人而言,最理想的境界则是“性”的合道,往玄了说就是性道合一。一般来讲,性与命的事情会在文化或历史上展开,但如果把这故事在产品上展开,就会发现很多有意思的地方。


乔布斯错没错

造神之所以不好在于人是有限的,而神是完美的,两者骨子里不搭,所以如果是自愿造神就得脑补,官方造神就得造假。长期看,风水一转,就必然会出各种解构。


乔布斯以后很多人变成铁杆产品经理派,这事实上也是造神和脑补的过程。如果很理性的去细分究竟那些东西决定了产品自身的命运,并且是不能违背的,那就会发现乔布斯思路的局限性。乔布斯虽然执着,但他折腾PC的思路其实是错的,下面探讨下这话题。


乔布斯折腾过许多次PC的,但一直到NeXT,都是比较失败的的产品,Mac可以算还好,但也不能算特别成功。


很多人对此有不同的解读,但其中一个最关键的原因很可能是乔布斯的思路与PC这东西的先天属性不搭:作为一种会被货品化的东西,个性化在那里并不会产生太多价值,在个性化上投入越多,问题就越大。


为看清这点可以把电脑,手机,手表排成一条线,每种产品都可以用实用和审美两个角度去衡量。显然的,电脑是最为大路货的产品,尤其台式机,即使是在2C市场最终也会被放在家庭的某个角落里,好看、难看这类因素在选择PC时权重会被降低到非常低的程度,反倒是各种性能参数会比较关键,硬盘多大、CPU多快、内存多少等。手机则因为随身携带,所以大家都知道它不只是工具,能完成功能外还要有情怀(在特别的情况下情怀税还能算出来…)。手表则更为私密,所以苹果做手表的时候才一下子推出了那么多款式。


在这三个产品品类上,审美的价值是依次递增的,而乔布斯的审美追求其实是不变的,这样一来,当这种追求搭上PC的时候它其实就是错的,搭上手机的时候基本就对了。


乔布斯的所谓完美主义追寻之所以和电脑不搭,根本原因是这里的投入基本不会产生回报,这思路在那个时代是注定干不过主打物美价廉的PC的。很多人读了《乔布斯传》会记得线路板都要布的整齐等等,但可能没考虑过同样是这方式在PC上就是错的,在手机或者手表上就是对的。


如果引申开来,这是非常有意思的话题,人的价值观念其实是种选择,一旦形成不会改变很多,但商业的价值则和产品的性与命有关,那么如果两者冲突,你是适应商业规则改变自己还是说坚持自己改变世界?这对于纯商人其实不是个问题,但纯商人可能确实做不出特别伟大的产品。现实里纯商人肯定多些,所以说大多产品其实先天具有平庸的基因。


这其实是个普适话题

这并不是个只关于PC、手机、手表的话题,只不过在乔布斯身上体现的特别明显,这类故事之前曾经发生多次,后续也会一直发生,比如说: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大家会把微博和微信并列来说,但实际上这两种产品的天生特质差别颇大,这种天生的特质会进一步导致这两类产品的操作手段会有很大不同。


微博首先是媒体,并融入了SNS的特性;微信则首先是IM,并附带了SNS的功能(朋友圈),在此之上微博也会有私信,微信也会有订阅号等,但这其实没有前一点差别关键。是媒体则要有一个内容的培育与建设的过程,这个过程通常花比较长的时间;是IM则要迅速扩大产品的基数,引发网络效应。再引申一步我们可以讲前者运营比产品关键,而后者则产品比运营关键。


如果把搜索和58这样搞O2O的都看成一种产品的话,那同样会看到类似的故事在重复:


对于搜索引擎这样的产品,整个使用场景是以信息查找为目的的,整个链条并不复杂,只要能保证精确找到就行,接下来用户自然会获得需要的信息,所以快、信息全这类东西特别关键。但在很多O2O产品中,虽然也有信息查找的过程,但单纯的作为入口,帮用户找到信息的价值就没那么大,因为在后面服务的链条不成熟的前提下,这会出很差的体验,所以反倒是比较重的、深度整合的模式会更有优势。虽然看着都提供信息,但这两种东西骨子里的东西其实差别很大。


再进一步引申到无人驾驶汽车,我们就会发现这故事虽然本质不变,但又有变化:


互联网是平权的,互联网带来的机会对所有人机会是均等的,所以有时候产品重要一点,有时候运营一点,不管怎么样技术都不太重要。但在无人驾驶汽车这类产品上规则又变了,技术的权重会被提高到无以复加的地步。这和微信、O2O等完全适用不一样的规则,但这也是产品特质决定的东西。这里需要多说一句:当前不管南派还是北派创业者,骨子里其实玩的都不是技术,最多是产品型的技术,这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其实是合理的,但如果说下个时代真的变成KK说的那种各种产品的基本模式都是X+人工智能,那这模式其实是不利于国内的企业和创业者的。


产品中的性与命

前面所有说的一切只是想表达一个很简单的观点:产品像人一样也是有性与命的。落在人身上,我们现在基本上能很好的理解这点,比如:我们知道有的小孩天生擅长算数,非要让他学钢琴,那可能事半功倍。但落在产品上理解这点似乎有点艰难,这可能和很难打破既有知识的边界或者基本信念有关。


一个人的过往通常会形成一种视野的边界,没有开放的心态或者读书思辨通常会在这边界内按照习惯来处理事情,这特别不利于处理上面提到的问题。


另一种障碍可能来自于某种信念:有一派人坚定认为所有道理都应该是简单的,所以对看着有道理,又简单明了的东西特别感兴趣,对复杂抽象的东西则会嗤之以鼻。其实世界从来不是简单的。考察产品的性与命无疑会把事情复杂化和抽象化,性类似本质,本质的东西通常抽象,这方向确实和这种什么都应该是简单的信念不符合。


逻辑上讲,在认知上这确实是一种必要的升华。


比如说,一旦某款产品成功后,很多人会把自己的经验分享出来,但其实所谓的经验里是包含了对己有利,但对他人只有杀伤力的的部分,不认识上面所说的性与命,那这有杀伤力的部分可能就会成为毒药。


认知这种产品性命的方法时抽象非常关键,虽然就事论事的不停反省有帮助,但代价过高。如果非要按照一般探讨成功学的思路做点概括,那可以讲干成一件事情有两个关键支点:


第一是认清产品自身的性与命,这是产品的先天特质,必须因势利导,而不能张冠李戴。比如有没有网络效应,如何才能迅速产生网络效应。


第二是把握天时,2010年和2014年对于做移动App的人故事显然是不一样的。


小结

未来在细节层面肯定是不确定的,所以产品的结局也是不确定的,但产品的天性中其实内涵了一种基本诉求,顺应了不一定成,但不顺应挂的可能性肯定直线升高。但这里面最有意思的可定还不是产品的成败与否,而是人的选择问题:人的价值取向与这种产品中内定的性命要求相冲突时当事人到底应该如何选择?古代文人是比较认同那种殉道情结的,所以会写下面这种诗来怀念诸葛亮,比如:


抛掷南阳为主忧,北征东讨尽良筹。


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


千里山河轻孺子,两朝冠剑恨谯周。


唯馀岩下多情水,犹解年年傍驿流。


现在虽然很多人推崇乔布斯,但实际做事的时候估计会像对待鲁迅一样,把他挂在墙上风干,身体力行估计是难的。


作者订阅号:zuomoshi(琢磨事)




文章内容及图片来自网络,如果侵权,请联系:901070669@qq.com,我们将及时处理;
推荐解决方案
热门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