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我讲讲自己的观点,社区是承载社群的场所,社区包含社群和场景。概念什么的其实并不重要,能说清楚实际问题就好了:
社群就是一群人的集合; 社区是包含社群和场景的集合:社区是虚拟的且具备一定承载力的场所,它能提供一定的场景服务。(PS. 这里讲的社区当然是互联网社区即在线社区而非传统的社群就是居民小区之类的。) 1. 什么是社群,互联网时代的社群
先具体解释一下社群,社群即人的群聚:从人的属性上而言,人是一种群居的社会动物,因而有社交需求。人与人之间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包括现实的或虚拟的方式聚集在一起,产生社会关系和连接,就形成了社群,它既可以存在于地域空间上,也可以存在于虚拟空间中。
互联网时代以来,由于互联网本身具备的特性,使得人与人之间的连接变得更快,基于互联网的一个个虚拟社区比如贴吧、论坛、知乎被建立起来,形成了人的聚集进而形成社群的聚集。
在PC Web时代,社群的体现形式主要是通过网络聚集在一些在线社区中,比如天涯社区、豆瓣、贴吧、各种论坛、BBS等。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基于微信、手Q、nice、same等一系列的可以形成人聚集的地方都形成了社群,比如QQ群、微信群以及一系列的兴趣小组。
互联网时代的社群通过各种各样的连接方式把每个互联网用户连接到一起形成互联网社群,这些社群都有着其特定的场景,并且都是以场景主题为中心的即去中心化的(以人为中心的中心化),比如工作、学习、考研、购物、老乡等等场景都可以实现人与人的规模连接从而形成社群,这里场景就是社群中每一个人的信仰。比如前一阵子,伏牛堂的张天一做了一场号称覆盖50万的讲座,就是通过建立了某一种场景(分享及其主题)并使其成为共同的信仰聚集了50万人,并连接成了一个大规模的社群。
互联网技术本质上就是降低了连接的成本,所以在互联网出现后社群才有机会井喷发展。
接下来分别从社群发展分两个阶段来说明社群的加法和减法。
2. 社群的加法:定义符合社群的场景群
解释完了社群,那我们知道形成社群是因为大家拥有共同的信仰或者兴趣之类的,并且通过种种方式连接到了一起。
社群的加法是应用于一个发展历程的0到1或1到10的阶段(这里需要辩证的看),一方面社群本身在发展,我们就要不断定义符合社群的场景,另一方面,长出更多符合社群的场景来延伸来吸纳更多用户连接,形成更大规模的社群。
当我们在做一个产品吸引来一批用户的时候,产品提供服务本身就是一个可以形成社群连接的形式。例如小米社区最早以为发烧而生的slogan吸引来用户,那么围绕它定义的这个场景长出的就是一个发烧友的社群,在这个生态里面,小米推出了为发烧而生的小米手机并迅速的发展。这里就是定义了一个发烧友的场景,然后成为可以让一群发烧友产生连接,做社群的加法,也是场景的加法,不断让用户更好的接受、感知并参与到小米的生态中。
当形成一个社群的时候,我们首先要考虑的是一个加法的问题。社群下的场景是多元的,比如上面提到的小米,软件硬件都推出了,社区用户也非常喜欢,这就是通过增加可以体验的场景即发散去做社群的加法,定义符合社群的场景,不断巩固社群的场景和用户。
场景就如同支撑社群的一个个元素,元素的复杂性决定了社群的寿命,举个例子,百度贴吧中的魔兽世界吧当年可以说是社群界一哥,不同于其他游戏贴吧,它曾一度保持着非常高的活跃度,其原因并非来自贴吧本身,而来自背后的强大游戏元素即场景支撑点,就是暴雪号称开发10年的魔兽世界。但我们同样看到魔兽这个社群在坚挺9年后也还是衰落了,任何有限量的玩法构筑的社群距离完蛋都只是个时间问题。所以如何找到符合社群的场景,并维持其可持续性非常重要。做好一个社群肯定不是一个单一场景就可以解决好的事情。
那么问题来了:是不是一味地扩充场景,一直做加法,给用户好的体验就好了呢?当然也不是这样。
3. 社群的减法:定义符合场景的社群
这一次的主题叫做:社群下的场景和场景下的社群,这是两种不同的包含关系:
社群下的场景是要求找到满足社群的场景; 场景下的社群则是要求找到满足场景的社群。
在社群的加法中提到了满足社群的场景,这个时候相应的场景是否真的足以支撑一个社群生态即商业模式的形成是需要打一个问号的。
那么在某种程度上,就需要考虑做减法了,就像我们做产品的时候,先快速做加法,小步快跑(试错),到了一定的时候开始做减法,聚焦在某几个点上发力。这里就是通过现有的场景得到的社群进行逆推,找到符合场景的社群,做场景的减法,聚焦在某几个场景上给社群提供高质量且精准的解决方案。
社群的减法
减法的意义就在于对加法的一种优化和补充,对原有场景设定的某种扬弃和提升,聚焦在更精准的服务于场景下该服务的社群,为下一次做更好的加法而准备。
社群的加法和减法不是绝对的,不是说社群做完加法就要做减法,这个过程应该是循环往复不断修正的,社群的加法找到新的场景来扩大社群,而社群的减法是找到商业模式即支持社群生态的场景以聚焦落地,而在这个过程中都是以能够达到一个社群和场景的平衡为前提和目的的。
4. 场景:社群交易的场所 —— 变现
场景这个概念是需要辩证的看的,举个例子,一开始提到伏牛堂张天一的分享,场景就是分享及其主题,载体是各种群,通过这个场景连接集结了50万人的听众,但是这个社群的持久性就比较差,除非分享做成了系列形式而且这些听众形成的社群能够接受这种形式的场景且能够长期参与和喜欢(还得考虑落地成社区产品做承载容器),但很明显,这很困难。所以场景也是讲时效性和实用性的,并且场景是需要落地的,即社区,这个后面会提到。
接下来提一个非常重要的点:“变现”,我们在做产品时候一定会想这个问题的。当一个社群无论是在有意识还是无意识的通过某些场景连接到一起的时候,场景本身就是连接社群中人与人之间的载体,那么,是否能够把具体的场景理解为可以形成交易的场所呢?
举个例子,社会化招聘,有一款职场社交软件叫脉脉,通过定义各种符合它所标的的社群的场景即一系列功能/服务:如职场行业的群、人才市场、聚会、招聘、投资对接等等,增加这一系列的场景以扩大补充其承载的社群,职场社交这个主题本身所囊括的就是一个很大的社群,我们可以理解为所有在脉脉上的使用者所连接成的就是一个社群,再找到能够服务于这个社群的一系列场景即刚才提的一系列功能,形成用户更高频的连接,找到场景中可以变现的环节。注意关键词“高频”。
再比如脉脉提供了猎头服务和付费约人服务,这就是基于职场这个主题的社群找到的变现场景,即提供支持变现的交易服务,服务场景中的社群,从而形成交易,这点非常重要。
小结一下 所以,大家会发现,做社群的时候,做加法就是一个发散的过程,减法就是narrow down一个具体的精准的场景下,去服务产品所标的的社群,然后,再通过场景构建出来的场所,进行一系列的变现。 5. 场景:社区类产品的用户、场景、服务
回到做产品本身,包括小米社区、百度贴吧、脉脉等产品,都是社区类产品,那么社区作为承载社群的载体,提供具体的场景形成社群中用户的连接。社群不是一个单一概念,我认为社群不是单一场景或单类场景的聚合体,比如如果有地球村,那么所有地球人就形成了一个社群,各种各样的场景把每个人连接到一块又形成了一个个社群,这些社群的概念都并不冲突——找到场景,形成连接,构建社群。
并且一个产品里面聚集的所有人都可以在产品提供的场景中形成连接,而非单一场景与社群的对应关系,在场景中提供服务,从而将场景落地。
现在很多O2O产品比如上门家政,就只是提供了一个服务,让家政服务人员上门服务,本质上只提供了服务,没有社区属性,不具备承载社群的能力。但如果有一个社区叫做给家政服务人员打分,即家政服务版的大众点评,并且可以形成讨论,那么这个社区就是为了找更好的家政服务,找家政服务、评价家政服务人员是场景,那么社群就会在这个社区上面形成。
一个很重要的点就是社区是可以让人具备虚拟身份的,这点要识别清楚,所以才会形成社群。否则如果不能够提供虚拟身份的平台,他是没有办法形成社群的,因为无法支撑场景,就像为什么比如手Q、微信这些大的平台上或有那么多不同主题的群,那就是因为每个人的身份是OK的,无论是的还是虚拟的,都可以让大家形成连接聚集到一起,并且有机会认识和交流。
所以一定要理解社群是怎么生长的,场景存在的意义,没有不存在具体场景的社区,否则不会产生连接形成社群,而场景落地,形成服务就是社群变现的唯一途径。把握好社群的加减法,在一个动态的过程中做产品,才能做好一个社群。
以上就是分享的全部内容,可能很多思考或者想法不是很完善,多多包涵!